本公司委托环评单位完成了《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H8-2#300MW海上风电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的相关要求,现将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进行报批前公示。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对现阶段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H8-2#300MW海上风电场工程。
(2)项目地点: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H8-2#300MW海上风电场工程场址位于大丰区毛竹沙北侧海域。场址呈东西向的不规则多边形,场址西侧为陈家坞槽,东侧为草米树洋,场址角点坐标为:33.3360°N,121.5273°E;33.3392°N,121.6634°E;33.3057°N,121.5076°E;33.3089°N,121.6735°E;33.3197°N,121.68°E。场址中心离岸距离72km,水深3~15m(海图水深)。
(3)项目所属行业:电力生产。
(4)项目内容:场址东西向长约15km,南北向宽约3.2km,场区规划面积48km2,规划装机30万kW。本工程拟安装单机容量6.3MW的风力发电机组48台,总装机容量302MW。风电场配套新建一座220kV海上升压变电站、一座海上换流站及一座陆上换流站,所发电能汇集至海上交流升压站35kV母线,经主变升压至220kV,采用1回220kV交流海底电缆接至场区附近的±300kV海上直流换流站。所有电能经海上换流站整流后采用2根320kV直流海底电缆登陆接至陆上换流站,经陆上换流站逆变后采用2回220kV线路接入系统500kV大丰变电站。本工程35kV海缆总长70.45km,220kV交流海缆总长2.3km,320kV直流海缆共两根,单根长度为124.5km。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资源、海域功能和其他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1)风机桩基础施工及输电电缆沟槽开挖造成的泥沙泄漏、悬浮使沟槽附近的海水水质受到短时影响;施工产生的污废水和弃渣如不加收集处置随意排放丢弃可能对施工区域周围的海水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2)输电电缆埋设施工将导致局部泥沙再悬浮引起水体浑浊,降低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造成鱼卵仔鱼等渔业资源损失;海缆沟开挖还会直接破坏部分底栖生物、潮间带生境,造成底栖生物损失。
(3)由于桩基阻水作用,桩基前后及桩基之间的海域流场有所变化,但只局限于桩基附近,对工程区附近整体流态基本没影响。
(4)风电桩基建设后,在桩基附近存在一定的冲淤变化,但主要局限于桩基附近,不会引起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整体性冲淤变化。
(5)施工船舶在作业期间将限制该区域的养殖和捕捞作业,从而对该海域渔业生产造成短期不利影响。
(6)陆上施工废气、扬尘及噪声等影响施工区域环境质量。
(7)本工程环境风险主要为施工期船舶发生碰撞导致燃油泄漏产生的环境风险。在大风天情况下尽可能避免船舶作业;在加油作业时严格执行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在作业前布设围油栏,把溢油事故污染控制在围油栏所包围水域内。
(8)本工程风电场建设区域距离大陆岸线较远,运行期风电场对区域栖息、觅食以及迁徙过境的鸟类的影响都相对较小。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1)海上施工船舶施工污染物应按照海上施工作业规范及相关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或运至陆上处置;(2)避免在鱼类产卵高峰期和鸟类迁徙、集群的高峰期进行施工;(3)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水下作业时间,控制施工范围;(4)施工应该避免恶劣天气,保障施工安全和避免悬浮物剧烈扩散。(5)对在该海域从事渔业捕捞生产的渔民造成的损失,应加强沟通,落实对捕捞渔民的补偿。
运行期:(1)为减少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实施以增殖放流为主的生态修复措施。(2)建议通过加强管理、建立长期、系统、实时的鸟类监测计划和方案来降低撞击风险;构建区域鸟类迁徙信息系统,根据积累的区域鸟类迁徙格局来调整风电场风机运转时间,以避开迁徙高峰,减少对迁徙鸟类的影响。(3)建议通过采取在机舱内表面贴附阻尼材料对机舱进行表面自由阻尼处理,衰减振动,降低结构辐射噪声。做好变电站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带电设备具有良好的接地,减少火花放电,避免间歇性放电。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其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江苏省以及大丰市的能源结构。工程建设可能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和鸟类造成一定影响,对海域渔业资源造成一定损失,对渔业生产造成一定制约,并存在溢油风险,但可通过采取生态修复补偿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予以减轻。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实行跟踪监督管理的前提下,不存在制约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工程建设可行。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网络链接: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在江苏环保公众网(http://www.jshb.gov.cn:8080/pub/jshbgzw/)下载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见附件)。
纸质版查阅方式:可去往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办公地址进行查阅。
六、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本次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为建设项目周边的居民、渔民等可能受影响的个人和单位。
七、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网络链接同报告书网络链接(见附件)。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来电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反馈给建设单位或者环评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公众提交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进行回访。
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世纪大道5号金融城6号楼11层
联系人: 彭尧
联系电话:0515-68028108
邮政编码:210000
电子邮箱:peng_yao@ctg.com.cn
环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价机构证书编号:国环评甲字第1812号
联系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临新路65号
联系人:丁玲
联系电话:(021)65427100-2747
邮政编码:200335
传真:(021)65607379
E-mail:dl@sidri.com
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
2019年6月10日
对于本项目如有意见和建议也可拨打江苏环保公众网服务电话:025-58527307,或将意见和建议发至邮箱hpgs@jshb.gov.cn,江苏环保公众网将会将您的意见收集整理后及时反馈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