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教动态 返回首页
物种观测、科普布展、宣教互动,这个观测站正式投运!
发布时间: 2024-12-24   [字号: ]   [关闭窗口]

  

  近日,位于无锡市大溪港省级湿地公园内的一家开放型观测站——新吴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投入使用。该观测站拥有物种观测、科普布展、宣教互动等三大功能,结合了新吴区生物多样性本底特色,布设了全类群代表物种展示,是一个集“科技赋能、观测矩阵、科普惠民”于一体的观测站。 

  

 

  在湿地公园亲水平台处的湖面上,一群白骨顶在冬日暖阳下捕食、嬉戏。这些欢快的画面都被岸边的高清摄像头一一捕捉,并上传至“鸟类AI自动识别监测系统平台”。观测站内,研究院技术员韩茜通过电脑,实时观测监控区域白骨顶动态。每当有新的鸟类进入监控区,屏幕上就会跳出“锁定框”,然后智能识别该鸟类品种。

  

 

  “这群在水面游来游去的鸟是白骨顶,头部呈醒目的白色,那个刚钻出水面的褐色鸟是凤头鸊鷉……通过前方高清摄像头,能清晰拍摄到数百米外鸟类的羽毛、嘴型等身体细节,观测了解鸟类品种、数量和活动频次。”

  

 

  韩茜说,有了高清摄像头这个“千里眼”和系统平台这个“智慧脑”,可以24小时不间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此外,他们每年还会对鸟类进行人工监测。通过“智能+人工”方式,对新吴区生物多样性进行汇总和分析,再根据相关监测数据编写阶段性分析材料,形成全面、科学、长期的湿地鸟类监测成果。同时,监测过程和成果会在观测站向市民游客展示,增强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观测站生态展厅布设了植物、水生、两栖爬行等全类群代表物种展示,并在鸟类板块中设置了鸟类鸣声互动播放设备、水鸟取食特点科普牌,精心营造了一片微缩的湿地生态环境,增强市民游客的参观体验感和趣味性。 

  

 

  展厅还放置了一台一体机,市民游客可以通过在线问答、互动游戏等参与生物多样性互动体验。为更好观测鸟类,观测站还采购了无人机、水下相机、环境DNA采样装置等多款“黑科技”监测设备,为智慧监测基础能力提升和生物多样性长期固定观测提供支撑。

  

 

  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土壤固废处(自然生态处)处长殷松江介绍,根据生物资源本底情况和实际需求,新吴区这次共布设了3个鸟类监测点位,其中大溪港省级湿地公园内2个,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内1个。搭载的“鸟类AI自动识别监测系统平台”,对两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全天候监测。

  

 

  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以2处湿地公园热点区域作为观测范围,建立固定观测样线,进行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截至目前,调查团队已完成了植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蝴蝶六大类群夏季(鸟类繁殖期)调查和植物、鸟类秋季调查,累计记录到鸟类10目25科43种、哺乳动物3目3科3种、两栖爬行动物2目5科5种、维管植物65科113属131种、蝴蝶4科7种。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6种;IUCN收录的濒危物种1种,为濒危等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收录的濒危物种5种;列入《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9种。

  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还携手两家湿地公园,探索实施“共建、共管、共享”制度,将新吴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打造成一个生态友好、功能完善、可持续的观测载体,实现智能识别和实时展示,让更多市民游客走进观测站,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