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生活 返回首页
空气净化器 你用对了吗?
发布时间: 2016-10-25   [字号: ]   [关闭窗口]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对外发布《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消费指南》来看,由于雾霾的原因,报告预计,今年净化器净水器市场销量将持续增长。

  但不少消费者,只知雾霾来,购买空气净化器,以求室内的空气能够洁净。殊不知空气净化器的有效利用还在一个用字上,怎样正确使用,环保君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一)什么是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空气清净机等,是指能够滤除或杀灭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有些冷气机、暖气机等空调设备也附带有限度的空气清净的功能。

  国家《空气净化器》相关标准中把空气净化器定义为“从空气中分离和去除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设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一定去除能力的装置。主要是指房间内使用的单体式空气净化器以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内的模块式空气净化器。

  也就是说,空气净化器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比如:房间),通过吸附、分解或转化等手段将空气中的污染物一定程度上分离与去除。达到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作用,能够向用户提供一定清洁和安全的空气的装置。

  (二)家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的是什么?

  大致主要分为两类

  1.颗粒物超标,比如:PM2.5,致敏花粉,尘埃,细菌,宠物脱落物等等属于物理污染包括各种固体的悬浮物、颗粒微尘,直径小于100微米,各种细菌微生物、病毒。细菌的直径大约在0.5微米以上,病毒的直径则是纳米级的。

  2. 可挥发有机物超标(即有毒气体),比如:甲醛、苯、氡、氨、TVOC,异味(烟味,臭味)等等属于化学污染。包括挥发性气体,包括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如甲荃、醛、苯等,它们的分子直径在纳米级。烟气类,微粒直径在0.1微米左右。

  (三)空气净化器藏两大误区

  1、将颗粒物与有害气体的去除原理混为一谈

  空气净化器问世之初,是为了改善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生活环境,用于医疗目的。其主要的功能,是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颗粒物,包括PM2.5、花粉、尘埃、细菌等。可以这样说,甲醛等有害气体属于“化学污染”,而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物理污染”,两者的去除原理并不相同。原理不同净化的效果不同。一些仿冒品,借势雾霾天气,快速进入市场、吸引消费者眼球,其净化能力很差,甚至可能给室内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2、空气净化器滤网可以不用更换

  一些用户将空气净化器买回认为就可以一劳永逸,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更没有在意过滤网是否要更换,按常理以为是永久使用。但是不同的滤网都其使用寿命,超期使用可能导致空气二次污染。

  (四)空气净化器的四种正确打开方式

  1、根据空气污染情况使用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要视空气污染情况启动使用。例如在使用前可上空气监测机构查询以下当天的空气质量。特别是用于净化PM2.5的空气净化器,建议最好在大气污染严重或者室内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物尽其用,保证更好的净化效果。

  2. 空气净化器的摆放位置很关键

  很多人将空气净化器买回家之后,对于摆放位置并没有过多的讲究,这是错误的。由于空气净化器是一种集尘净化的家电产品,为了保证空气净化器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建议最好摆放在房屋的中间。但是最好不要放在离人体太近的地方,因为净化器周围的有害气体较多。

  3. 做好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洗和保养

  首先,要实时监测和检查空气净化器的滤层吸附污染程度,以便根据污染情况和程度及时清理和更换。还要注重空气净化器滤芯的保养,有安装滤芯更换指示灯的机子,当滤芯显示灯亮时就表示要更换滤芯了;如果没有指示灯可以打开机器查看滤芯的污染情况,滤芯如果变黑,应立马更换滤芯。

  其次,要注意选用适当的清理方法:第一层粗过滤网可以用清水进行冲洗,如果是粗细合成一体的过滤网,就要根据使用时间长短、雾霾的吸附程度定期拿到外面阳光下两面晾晒,晒后需要用吸尘器或吹风机处理吸附在过滤网上的有形成分,这样反复晒、吸或吹2-3次为宜。不要直接或间接敲打震动过滤网,以免损坏过滤网的结构,妨碍过滤功能。空气净化器里面的HEPA滤胆不能用水清洗,为了延长HEPA滤胆的使用寿命,一般使用吸尘器进行清理。

  4. 建议长时间开机,避免直接接触

  使用空气净化器过程中,长期开机才能使室内污染物达到最后想要的净化效果,如果开机没多久就关机,室内的污染物还是会升高,污染只会在高位震荡,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净化效果。(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知乎、天涯博客、果壳、赛迪网商界、网易数码)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 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