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环保部发布《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新的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借力乘势而上?
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江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降污染的巨大压力。立足省情,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从顶层设计入手,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以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目标,以环境监测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基石,全面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构建了一个有江苏特色,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监测对象的复杂性,不仅给环境监测的科技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提升环境监测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次次创新创优的变革机遇。
看点1 环境监测能力 “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空气质量的“侦察兵”
要找回蓝天白云,摸清空气污染的状况和规律是前提。这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擦亮这双雾里看花的“火眼金睛”。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三步走”实施方案要求,江苏省自加压力,“三步变两步”,积极打造“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监测网络。
早在2011年,江苏省就着手编制了空气自动监测站网络项目能力建设方案。同时,江苏省还专门把13个省辖市全部形成PM2.5监测的能力列入了2012年省政府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为将这个“立体监测网”织密织牢,2012、2013两年内,江苏省投入2.49亿,以现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为依托,建成覆盖区域、城市和乡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有效的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络。通过抢抓机遇,江苏率先实现72个国控点、 25个国家创模考评空气站和53个市县6项监测能力的全覆盖。
2014年2月13日,江苏省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全省将根据污染程度以及区域影响的不同,分别启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级预警,并采取对应的污染控制措施。预计到2014年年底,江苏省可以实现空气质量常态化预报。
就大家关心的灰霾,江苏省已建起72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目前正在推动建设更高层次的大气监测“超级站”。目前72个国控站能够监测6项环境要素,而超级站还可以进行源解析,对空气污染的来源、成因进一步地分析,可以更好地说清灰霾,更好地服务于大气污染治理。
面对流动的空气污染,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独善其身。治理灰霾,亟需加强联防联控。2012年3月,省气象局与省环保厅共同签署《环境保护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2013年5月1日,大气污染预报预警联合会商制度正式开始运行,通过及时向政府和公众提供预警信息,提出建议和有效措施。
在南京亚青会期间,省环境监测中心还联合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国内15家单位,使用国际最先进的在线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气溶胶激光雷达、VOCs在线仪等高端仪器,在沿江8市开展了流动与固定、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式巡航观测,获取各类监测数据35000余个,加之例行监测的预报数据,每日对亚青期间的空气质量进行会商,即时把脉各赛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确保亚青期间空气质量实现100%达标,也为保障2014年青奥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为保障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江苏省率先在全省建成26个空气质控站,每个省辖市2个。通过质控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偏差。
江苏空气自动监测起步较早。早在1984年,南京、苏州、南通等国控网络城市相继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经过近30年发展,全省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子站188个。目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每月对质控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将结果函告各地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飞行检查,确保监测数据偏差控制在10%以内。
“一网一星两平台”预警监控 太湖水质的“雷达兵”
2013年夏天,太湖流域持续40度高温少雨,导致藻类密度大、蓝藻暴发频次高,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沿湖各市环境监测部门连续奋战200天,开展现场巡查巡测近百次,累计投入工作人员2.2万人次,获取各类监测数据391万个,解译卫星影像428幅,编制上报监测预警日报214期。
各地也在保障水质安全上“下足功夫”,无锡市成功处置太湖“小范围水质波动、水色变化”事件;常州市将监控范围扩展至竺山湖上游的湖荡水体,有效防止了蓝藻大规模聚集,降低了“湖泛”的风险。
这一系列的预警措施,仅仅是太湖监测预警系统的一个缩影。面对太湖流域监测预警面广量大的现状,江苏省不仅建立了科学优化的预警监测机制,还建设了太湖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
这一自动监控系统以其“高标准、全覆盖、最先进”的特点,走在全国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的最前沿。112个水质自动站、3个水源地预警自动站、20个湖体浮标站、3艘应急监测船舶和13辆监测车,覆盖了太湖流域主要省市交界断面、国控断面、出入湖主要河流、饮用水源地等重要位置,构建了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站网。依托这一自动监测网,江苏实现了科学监控预警,保障了太湖连续6年安全度夏。
在建设水质自动监控网的同时,江苏还建立了卫星遥感解译系统和水质自动站数据平台、水质自动站质控平台两个平台。“一网一星两平台”实现了江苏太湖流域水质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开启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现代化的新征程,为太湖安全度夏、实时捕捉污染信息、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生态补偿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为加强太湖的前沿监测能力,江苏省结合国家湖泊原位、定点、长期综合监测水、大气、生态环境的要求,组织建设了太湖野外水质和蓝藻综合观测站,成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授牌的首批生态地面监测重点站。
“内外兼修”的标准化监测能力 处置污染事故的“特种兵”
要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关键。
2013年12月27日,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通过环保部整体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验收的省份。环保部万本太总工程师高度评价了江苏环境监测标准化站建设成果,认为“规划有序、措施得当、审查严格、成效显著。各地能力建设明显提升,人员编制明显增加,业务领域明显拓展,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在监测技术能力、技术人员比例、仪器设备配备水平、业务经费保障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技术培训形式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为对全省环境监测设施“硬件”提档升级,全省投入标准化建设资金超过3亿元,省级各类补助资金超过6000万元。全省85个县市已有84家通过标准化验收,近10家县(市)监测站实现机构“升格”,近20家监测站增加了编制或在岗工作人员,15家监测站搬迁新大楼或更新监测实验室,省辖市站平均能力达411项,其中11家具备饮用水全分析能力。
不仅如此,应急监测能力的提升也已经成为江苏环境监测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功”。2006年以来,江苏省投入1.1亿,全面实施了《江苏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系统》项目,仅应急监测车,省本级就配置了4辆,13个省辖市也统一配置1辆,并配备应急监测的相关仪器设备。在对应急监测硬件设施提档升级的同时,江苏监测系统更加注重提高队伍素质,着力提升软实力,加强平时应急监测演练和培训。根据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具体情况,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沿线城市进行联动应急监测,构建“省市快速联动、区域相互援助”的省市两级应急响应网络,组成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坚强堡垒。
2013年,全省开展应急监测89次,编制应急快报122期,为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江苏省还探索利用遥感技术对全省生态红线区域违法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监控,开展了基于2.1米空间分辨率的遥感解译工作,建立了全省高分辨率、高清晰度遥感解译数据库。
日常运维管理中人手不足怎么办?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探索并培育第三方社会化运维管理,让社会化监测机构成为补充环境监测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了解,江苏省水质自动站中,73%实行了第三方运维;大气自动站中,35%实行第三方运维。采用自动监测设备开展自行监测的废水国控企业中,80%实行第三方运维;采用自动监测设备开展自行监测废气国控企业中,55%实行第三方运维;采用自动监测设备开展自行监测污水处理厂中,76%实行第三方运维。
看点2 总量减排监测体系 减排监测体系如何完善?
工作机制为减排安上“保险阀”
2013年1月,环保部出台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对企业公开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等信息作出了具体要求。
减排监测体系作为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之一,是污染物总量减排的“保险阀”。没有科学的监测手段和统计制度,节能减排工作就难以真正落实,各项责任制、考核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奏效。那么,如何让减排监测体系更加完善呢?
近年来,江苏省将监测体系建设纳入“十二五”环保规划,印发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步入社会化轨道,形成了由各级环保部门统一组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监测、监察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早在2010年年初,江苏省环保厅就制定了《江苏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和工作预警实施办法》,依据各地减排任务完成、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减排量核算等情况,建立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预警制度,污染减排预警级别按轻重程度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3个等级。
2011年,江苏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减排统计、监测与预警、考核体系,切实把落实五年目标和完成年度目标结合起来,把年度目标考核与季度减排通报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减排奖惩制度。狠抓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
2013年,江苏省制定了《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工作计划》,明确了总量、监察、监测、监控、规财等处室在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同时,将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作为地方政府总量减排考核的一票否决项,提出了实现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不低于80%、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不低于80%、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95%的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使减排监测体系工作真正转化成政府行为。
在完成环保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规定动作”的同时,江苏省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建立健全对上沟通、对内协调和对下通报机制,加强新增行业监督监测和企业自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省市协同,积极推进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与信息公开、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资金保障方面,江苏省财政部门专门设立了每年2亿元的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其中包含了监测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资金等内容。目前,江苏省已初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减排监测体系投入机制。
减排监测数据是否可靠? 监督性监测让数据成为“硬通货”
江苏省在加强监督性监测的同时,更加重视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代表性,让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发挥效能,江苏省结合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上报、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从实验室分析、数据录入和报告报送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根据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13年起江苏省对1043家国控重点源按季度实施监督性监测,各级监测部门将监测数据上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经汇总、审核后,及时编写监督监测报告并上报,江苏省环保厅同时将监督监测情况发布到“江苏环保”网站,接受公众监督。
根据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开的要求,省环保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8大类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的公开内容、公开责任、公开时限和公开方式等,及时将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情况在“江苏环保”网站上向社会公众发布,各市也将污染源监督监测结果在地方环保网站上公布,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为规范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的编制,省环保厅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特点和企业现状,研究编制了《江苏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和《江苏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信息公开内容》两个模版供企业下载参考。同时,在“江苏环保”网站统一建立了国控重点源信息公开平台,让国控重点企业自行监测信息“晒太阳”。
减排监测数据怎样使用? 做服务环境执法的“公平秤”
长期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不断探索提高数据应用效率,使其成为环境执法、排污收费和总量核算的重要依据。
2013年,江苏省下发《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工作计划》,瞄准“六厂(场)一车”减排措施,要求国控重点监控企业将自行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同时,江苏省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和采取短信报警的方式,“紧盯”各类数据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自动监控数据异常的,立即查明原因,发现涉嫌违法的,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取证。同时,江苏省对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中超标率进行统计,以校核各地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系数。
除了环境执法,自动监测数据还在排污收费、总量减排和排污量核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江苏省环境监察机构坚持“以用促建、以用促管”,积极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在排污费核定征收中的使用。同样,太湖流域也正逐步将自动监控仪器的有效数据作为核定国控重点水污染源排污费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自动监控数据使用情况的考评。
对火电企业的环保监管,江苏省主要依靠自动在线监控,根据自动监控数据对电力企业脱硫、脱硝电价进行考核。在太湖流域全面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中,自动监控数据和监督监测数据是核定排污量的重要依据,自动监测数据权重占60%。
看点3 惠及民生的基础工程 发布空气环境质量信息 做公众生活“好参谋”
“近日,我省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可能趋于加重,经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会商,近日全省受微风、逆温影响,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预计未来3天仍将维持静稳天气,空气污染可能还会趋于加重。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前不久,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宋女士收到来自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和省气象台联合发布的预警报告,她表示将根据预警提示劝说家里老人、儿童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会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近年来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江苏省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电视广播、报刊公报等媒体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准确地发布环境质量监测信息。
2012年3月,省气象局与省环保厅建立了大气污染预报预警会商机制,5月1日,大气污染预报预警联合会商正式启动,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提出建议和防范措施。
据悉,江苏省发布PM2.5等6项监测数据经历了“三步走”历程:2012年3月,在江苏环保网上发布了全省17个国控点的监测数据,这17个国控点均已具备PM2.5等污染物监测能力。2012年10月,在省环保厅门户网站的首页,公开了17个国控点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AQI)实时报和AQI日报。2012年11月,与浙江、上海“携手”,发布省内72个国控点PM2.5等6项指标的监测数据及AQI评价结果,在省、市两级平台同步发布,新增了各指标24小时浓度曲线。
此外,江苏省还开发了iPad版本和iPhone版本的空气质量信息查询平台。同时联合多家媒体播报每日空气质量,公开13个省辖市当日空气质量状况和空气质量预报。
2013年8月,江苏利用全省72个站点的监测数据,首次公布全省13个省辖市的空气质量排名。此后,省环保厅坚持每月向社会发布省辖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排行榜”。
水质预警监测 为饮用水构筑“防火墙”
饮用水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水质监测是第一道“防线”。江苏省一直将饮用水水质监测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国家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新要求,每月对全省111个县级以上重点水源地开展一次监测,每年对地表水109项、地下水39项指标开展一次全面分析。通过例行监测、在线预警、专项调查和水质分析4项措施,为全省饮用水源地筑起“防火墙”。
4月初,兰州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出厂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江苏也曾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因此全省各地高度关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和饮用水源地监测预警,按照环保部《清洁水行动计划》要求,完善国家水环境监测网,提升水质监测预警能力。
全省各地在保障饮用水安全上也下足功夫。目前,江苏省已实现全省日供水量万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每4小时为一周期,数据及时汇总到监测部门。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预警。这样,不仅政府可掌握水质情况,水源地的水质情况也会实时在网上发布,便于公众查询。
扬州市计划投资近5000万元,对6个饮用水源地工程进行达标建设,设置6个自动监测站,24小时监测水质,主要监测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钾盐、氨氮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除了常规监测,南京市还将对水源地的生物毒性和藻类情况进行监测,使环保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周边水环境情况。因为水生生物是最敏感的,一旦水源地周边出现了水污染情况,水质监测系统将首先从水生生物毒性监测中发现端倪,及时发出预警。
把脉农村环境 环境监测“接地气”
鲜花绿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走进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江南水乡风韵扑面而来。
在73岁的村民李紫波看来,经过环境整治,村里的河水清了,道路干净了,健身设施也多了。早晚吃过饭,大家都愿意出来转转,聊聊天、跳跳舞。“以前都是我们去城里的女儿家长住,如今女儿一家有空都喜欢来村里住两天,就当是乡村游了。”
这样的画面,得益于江苏省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视。如何让整治好的村庄“容颜永驻”?摸清污染“底细”是关键。
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部门持续强化监测的基础能力,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将 “触角”从城市延伸到农村,逐步摸清农村污染源、环境质量状况,掌握潜在的环境风险,提升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江苏省环境监测一直致力于保环境、惠民生,从2001年开始,陆续建设完成溧阳天目湖等10个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逐步开展了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在《2014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中,江苏省按照国家要求,对洪泽湖国家区域(农村)监测点、10个升级农村自动检测站进行每日24小时连续监测、季度质控巡检。
2011年,江苏省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对7个村庄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2012年,江苏省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对52个基本农田环境质量开展监测。
在农村水环境监测方面,2005年,江苏省首次全面开展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在各市辖区选择流经乡镇镇区的所有河流(湖、库),共计7608条农村河流断面,开展水质监测。2011~2013年,江苏省在试点监测村庄开展了村庄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2012年,江苏省环保厅又出台了《关于开展2012年度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督性抽测工作的通知》,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污染物监督性监测纳入污染源例行监测,明确和落实监测任务。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普测,每个季度监测一次;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养殖集中治理设施进行抽测,半年监测一次。
为摸清农村环境状况,2014年,江苏省环境监测部门针对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每个省辖市选择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在县域监测层次上,环境监测部门以整个县域为对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自然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该评价综合了村庄层次和县域层次的监测结果,从点到面评价县域农村环境质量,直观反映全省农村区域环境状况及其变化。在村庄监测层次上,江苏省环境监测部门从县域范围内选择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村庄,开展村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合村庄的基本情况、自身特点和主要污染来源等,对比不同类型村庄的环境状况,分析和总结村庄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