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南京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位于软件谷凤锦路以南,凤仪路以北,龙腾南路以西。现有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06年1月取得南京市环保局批复(宁环建[2006]4号),2008年12月30日建成,设计规模2.5万m3/d,设计出水水质一级B标准,已于2016年9月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二期工程于2014年3月取得南京市环保局批复(宁环建[2014]38号),于2015年建成,设计规模2.5万m3/d,二期工程环评要求同时对一期工程(2.5 万吨/天)进行提标升级改造,尾水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 2 标准(未列入该标准的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二期工程已于2018年4月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城南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达到5万m3/d,设计出水水质一级A标准,目前城南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出水泵房,由滨江大道敷设的DN800管道至梅山高位排放井,排放至长江。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服务范围内雨花经济开发区、岱山片区、板桥组团内不断发展的污水处理的需求,落实《南京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划(2012~2030)》中提出的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和城南污水处理系统的互联互通规划,解决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与不断增长的片区污水量之间的矛盾,因此实施城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城南污水处理厂本次扩建规模15万m3/d,扩建后总规模20万m3/d。同时,不再利用梅山高位排放井排放尾水,新建1个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用于扩建后全厂尾水的排放。
本项目投资总额66408.21万元人民币。扩建工程规模为15万m3/d,扩建后全厂总处理规模为20万m3/d。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⑴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采用估算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NH3和H2S的最大占标率Pmax小于10%,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⑵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范围内长江水体水质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的影响可接受。污水处理厂发生事故排放时,对受纳水体长江的水环境影响较大,应注意防患。
⑶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均能达标,与本底值叠加后,区域声环境功能不下降。
⑷固体废物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栅渣、沉砂池沉砂、脱水污泥、生活垃圾等。其中栅渣、沉砂池沉砂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脱水污泥送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掺烧处理。在采取上述措施前提下,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⑸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虽然本项目污水管网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小,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污水管网和各废水处理单元的管理,避免发生渗漏事故,同时作好厂区防渗,防止废水的非正常排放,影响地下水。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废水控制措施
源头控制: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水质、水量带有不确定性。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做好水污染源的源头控制和管理:服务范围内的饮食、娱乐业等污水,须经隔油除渣等预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收集管网。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社会服务业如汽修等行业排水管理,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各类废水应达到接管标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管网维护措施和对策: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工程的稳定运行,应加强管网的维护和管理,防止泥砂沉积堵塞影响管道过水能力。污水处理工程应同截流管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运行。截流管网衔接应防止泄露,避免带来污染地下水和淘空地基等环境问题。及时制定接管的收费标准,以保证工程稳定运行。
厂内运行管理及对策:污水处理厂的操作人员专业化,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要;加强常规化验分析;建立较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及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
(2)废气控制措施
项目建成运行后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恶臭物质,主要成份为硫化氢和氨。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污水系统中进水泵房、格栅及沉砂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本次工程建设单位拟将采用土壤生物除臭工艺,通过恶臭控制措施可以减轻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噪声控制措施
主要噪声源为格栅装置、曝气设备、提升泵房等。经类比调查,各噪声源的源强约为70-95dB(A)。主要采取下述措施进行噪声控制。
(1)对于回流泵、各类污泥泵等:对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声源上着手,在设备安装时,安装于房间内,采用隔音降噪门、窗等,可消声约10-15dB(A);
(2)在总平面布置上充分考虑地形、声源方向性和车间噪声强弱等因素,对高噪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如将高噪声的设备远离厂界及办公区域,利用厂内部建筑物的阻隔作用及声波本身的衰减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各种电机设备高速旋转,噪声较大,通过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将设备置于室内等措施,经过隔声以后,传播到外环境时已衰减很多。
(4)加强绿化,在厂房和厂界之间空地建立以乔灌为主的绿化带,不仅美化厂区周围环境,同时树木、草坪还可吸收、降低噪声3~5 dB(A),降低厂房内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采取以上减噪防噪措施治理后,再经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可降低20-30 dB(A)左右,厂界噪声可达标。
(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栅渣、沉砂池沉砂、脱水污泥、生活垃圾等。其中栅渣、沉砂池沉砂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脱水污泥送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掺烧处理。固体废物零排放。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南京市有关法规、政策、规范及相关规划要求;所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能保证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预测结果表明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本项目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特提请您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准确的反映到环评报告书中去。
本公示10个工作日之内,如需要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需索取补充信息的该项目公众,可与联系人联系。如公众有意见,可以采用电话、电子邮件或邮件的形式提出您们的意见,以便我们及时、准确的反映到环评报告书中去。同时请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答复您的意见。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是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的、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公众。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征求公众意见主要包括:
⒈征求公众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的满意度;
⒉征求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程度,以及认为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危害/影响程度;
⒊征求公众是从何种渠道知道建设项目的;
⒋征求公众对建设项目所持有的态度;
⒌征求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建议和要求。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主要是通过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来举行。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邮件的方式直接与联系人联系参与。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在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九)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460号
联 系 人:顾工
联系电话:025-84402675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联系人:周工
电话:025-85699114 E-mail:zhjx1988@126.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 邮编:210036
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9月14日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附件。
对于本项目如有意见和建议也可拨打江苏环保公众网服务电话:025-58527307,或将意见和建议发至邮箱hpgs@jshb.gov.cn,江苏环保公众网将会将您的意见收集整理后及时反馈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