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环评公示 返回首页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 2017-07-18   [字号: ]   [关闭窗口]

  

   一、规划概况

  2006年省政府批复的《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6-2015年》已到规划期限,十余年间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相继实施,“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等发展导向相继出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扬子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等区域战略对高速公路在引导和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照新要求,目前高速公路在区域互联互通能力、承载能力、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能力、对战略顺利落实的支撑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经济社会的宏观需求,对比周边省份未来高速公路建设思路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未来我省仍需循序渐进发展高速公路,止步不前将面临着落后,应继续稳步提升规模,优化服务品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综上所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决定组织编制《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0)》。

  本次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案为:2030年将形成“七纵十横十联”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6550公里。其中,四车道3350公里、六车道2000公里、八车道1200公里。根据未来过江交通需求,在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规划了14个过江通道,较“五纵九横五联”建设规划方案增加3个,分别是:龙潭过江通道、泰常过江通道、靖张过江通道。

  二、区域环境概况

  (1)大气环境

  根据引用数据,南京市大气PM2.5、PM10及氮氧化物均超标;镇江市大气PM2.5、PM10、二氧化氮及臭氧均超标;常州PM2.5、PM10及二氧化氮均超标;无锡PM2.5、PM10及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苏州PM2.5、PM10及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超过标准要求,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超标;南通颗粒物 PM10和PM2.5年均浓度超标,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夏季出现超标;扬州PM2.5日均值、PM10日均值、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二氧化氮日均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淮安PM10及PM2.5均超标;盐城PM10和PM2.5均超标、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超标;连云港PM2.5及PM10年均浓度均超标;徐州二氧化氮、PM10、PM2.5及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超标。

  根据高速公路周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

  (2)地表水环境

  江苏省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能达到标准,达标率99.8%。根据各个地级市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可知南京的秦淮河水质超标,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BOD及总磷;新沂河南偏泓、柴米河、柴南河的氨氮、总磷指标有所超标,洪泽湖宿迁境内水质超标,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北六塘河、南六塘河、盐河、苏北灌溉总渠的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SS等水质指标有所超标,废黄河的SS水质指标超标,泽湖水质淮安内水质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宝射河、向阳河、芦汜河的氨氮指标及大溪河、新通扬运河的氨氮、总磷指标有所超标,芒稻河的溶解氧、总磷指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扬州高邮湖、邵伯湖及宝应湖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湖体保护区中东太湖为劣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总氮;太湖湖心区为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总氮;太湖西部沿岸区劣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总氮、总磷、CODCr、CODMn;太浦河苏浙沪调水保护区为Ⅱ已达标;望虞河江苏调水保护区Ⅲ已达标;太湖贡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Ⅲ已达标;江南运河太师桥断面为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氨氮、溶解氧及总磷;浏河太和大桥断面为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氨氮、溶解氧及总磷;东氿东氿大桥断面为劣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总氮、总磷;直湖港湖山大桥为劣Ⅴ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溶解氧及总磷;张家港大义桥断面为Ⅳ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石油类;江南运河平望运河桥断面为Ⅳ类,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溶解氧。

  综上,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水环境质量较好。其他河流水环境质量部分超标。

  (3)地下水

  根据典型高速公路引用数据可知,现状京沪高速公路各服务区附近村庄除个别点位的地下水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超标现象外,大部分点位的地下水各监测因子总体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亚硝酸盐超标说明该区域浅层地下水可能受到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施肥下渗影响。拟新建五峰山过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线工程的服务区附近各个监测点位的地下水监测因子均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良好。

  (4)声环境

  根据引用的噪声数据可知,京沪高速监测断面位于4a类区的监测点昼间监测声级达标,夜间监测声级最大超标10.8dB(A),位于2类区的监测点昼间监测声级最大超标7.7dB(A),夜间最大超标15.8dB(A);沪宁高速监测断面位于4a类区的监测点昼间监测声级最大超标1.4dB(A),夜间监测声级最大超标11.2dB(A),位于2类区的监测点昼间监测声级最大超标10.7dB(A),夜间最大超标14.5dB(A)。现有高速公路周边声环境质量一般。

  (5)生态环境

  根据江苏省环保厅发布的《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2015年度),2015年,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全省13个省辖市利用遥感技术对2014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开展监测与评价,评价标准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全省共解译各类土地利用数据21.4万个;同时开展了生态环境遥感解译野外核查工作,核查范围遍及全省13个省辖市、80多个县市(区),共计核查点位820个,拍摄数码照片2150余幅。结论如下:①全省生态景观格局保持稳定,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无明显变化,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②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6.6,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环境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各省辖市生态环境均处于良好状态,且差距不大,其中淮安、泰州、无锡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好。

  根据江苏省环保厅发布的《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2016年度),生态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6.8,各设区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处于61.1~70.4之间,生态环境状况均处于良好状态。与2015年相比,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上升了0.3,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大气环境

  ①施工期

  本次公路网规划项目实施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材料堆场扬尘、灰土拌合站的粉尘污染和混凝土搅拌站粉尘。采取设置围挡、施工现场洒水、混凝土搅拌站合理选址、搅拌设备全封闭作业及安装除尘净化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粉尘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

  ②运营期

  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高速公路网规划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预测部分,因大气稳定度、风速等预测空气污染浓度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本报告中估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不预测浓度。根据路网规划中主要通道在不同情景下的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修建高速公路时,CO和HC的排放量有可能要比修建其他等级公路的排放量少,但NO2的排放量要比其他等级公路的排放量多。

  (2)地表水环境

  ①公路作为线性人工构筑物,如果与局部地区坡面径流发生切割,将有可能造成局部较小坡面径流被切断,从而引起地表水环境水文特征的变化。

  ②公路如果沿河布线或在建设过程中沿河道取料,将有可能改变河道泄洪及调洪能力,并造成河岸、湖岸的侵蚀;而施工过程中的弃土弃渣如果处置不当,或随意倾倒进入河流湖泊,将有可能造成河道淤塞,影响河流正常水文功能。

  ③公路沿线的服务设施,如加油站、收费亭、停车场、服务区等,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或处理不当,会造成含油污水、洗车废水等污水排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

  ④规划公路网的部分新建、改扩建路段可能涉及到江苏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若未对桥面径流有效收集,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的水质。

  (3)地下水环境

  新建服务区加油站运营中,地下油罐由于金属材料的锈蚀及管线腐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污染了油罐周围的土壤,有时污染物还会渗入土壤,污染附近的地下水。油罐可置于有防水功能的钢筋混凝土池内,用土砂进行填埋,罐池底部及罐池内壁一定高度范围内贴玻璃钢防渗层,也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满足强度和防渗要求的材料进行衬里改造。建议对地下油罐安装渗漏监测装置,并采取内部加层和有关保护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地下水污染较小。

  (4)声环境

  ①施工期

  各个阶段施工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可以采取在施工场界处设置实心围挡措施,作为声屏障阻挡施工噪声的传播,可以满足昼间施工区域附近敏感点噪声达标。夜间施工对拟建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对夜间睡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应采取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措施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污染,以减轻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如需夜间施工,需要向当地环保局提出夜间施工申请。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噪声的影响也随之结束,总体而言,在采取施工围挡和禁止夜间施工措施的情况下,施工作业噪声的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②运营期

  高速公路网项目建成后,沿线预测声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预测声级增加的原因是规划高速公路新扩建增加了交通噪声源强引起的。针对超标敏感点采取降噪林、隔声窗、声屏障的降噪措施,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可以满足敏感点运营期声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

  (5)生态环境

  公路网规划通过规划网中路线的建设实施,将森林、草地、农田、河流等天然、半天然生态系统转化成交通设施等人工系统,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是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发生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和地表植被没有完全恢复的运营初期。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区一般包括主要用地区、取弃土场区、互通用地区、施工临建区、房建区等。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

  江苏省范围内有很多生态敏感区,为落实“三线一单”管控作用,本次规划环评,采用叠图法分析公路路线两侧5km范围内存在的重要环境敏感区,为下一步规划内项目的选择选线提供依据,最大程度避让生态保护红线。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时应该尽量避开上述生态敏感区域的一级管控区域,以减轻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影响,保护环境。

  (6)环境风险

  公路本身不生产、使用和贮存危险物质,仅为危险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因此,公路网的环境风险来自危险物质运输过程中的交通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泄漏。根据交通事故类别的不同,公路网环境风险主要为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主要是由于运输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装载的危险品泄漏,从而污染周围环境。

  当液态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在跨越敏感水体的桥梁路段时,泄漏的化学品会经桥梁泄水孔或公路边沟进入地表水体,影响地表水体的水质。不溶于水的化学品以膜的形式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和风力向下游漂移;可溶于水的化学品溶解在水中,随水流的输送、扩散作用向下游迁移。一般情况下,危险化学品均为有毒有害物质,自然界的本地含量很低,一旦进入水体,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水体自净作用去除,因此污染团将对泄漏点下游水体产生显著影响。若下游为饮用水源,将造成下游人畜饮水中断,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并可能造成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公路网在规划设计期应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水体;对于确实难以避让的,应采取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等工程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当液态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在一般陆域路段时,泄漏的化学品经公路边沟进入沿线农田水系,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一方面,造成农田作物的死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有毒物质滞留在土壤中,使土壤的功能退化,失去耕植的价值。危险品车辆在居民区附近发生泄漏,若是容易挥发的化学品,还会造成附近居民区的环境空气污染危害。

  (7)累积及间接影响

  ①累积影响

  单个项目的建设其累积影响是较小的,而多个项目的建设,其相同影响的累积,再加上时间的累积,其影响较明显。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部分航道水生生物的影响。

  规划实施有利的影响主要是促进江苏省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各建设项目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单个项目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多个项目的累积影响,趋利避害,使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②间接影响

  A、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建设对水资源要求不高,不需要明显的消耗水资源,实施相应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等措施后,对水资源的水质破坏不大。在尽量避让水环境敏感区,切实加强公路污染控制和施工和运营期污染管理,避免污染事故发生的前提下,本次规划实施对水资源的影响较低。规划建设项目对沿线地下水补给、饮用水源供给、农灌、工业、生态用水,对水资源其他利用方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B、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根据规划建设项目以及江苏地区内河河网的特点,由于人工河流较多,本次规划高速公路跨越的内河河网和湖泊中,鱼类资源主要集中在洪泽湖、太湖、固城湖等天然湖泊,而其他内河水网的鱼类资源相对较少,鱼类三场分布稀少,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对鱼类资源影响较小。

  C、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高速、舒适、安全等特性,使得高速公路成为经济社会系统中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高速公路在服务城镇体系和产业发展、推动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速公路的一个社会功能在于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将增加劳动力需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步伐作用明显。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在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运输效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加快,尤其是在凝心聚力推进“两聚一高”的目标指引下,我省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对高速公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高速公路网建设速度的加快,高速公路网在整个综合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四、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

  施工期建筑材料(主要是砂石料)的堆场应定点定位,置于距离村庄200m以外的空旷位置,减少物料起尘对人群的影响。汽车运输砂土、水泥、碎石等易起尘的物料要加盖蓬布、控制车速,防止物料洒落和产生扬尘。灰土拌合采用集中站拌方式,拌合站四周设置围挡防风阻尘,施工现场进行拌合作业时拌合装置必须封闭严密,同时配备有效的防尘降尘装置,降低粉尘飞扬。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和商品沥青混合料。

  加强公路路基边坡绿化带的日常养护管理,加强公路路面、交通设施的养护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查制度;服务区餐饮油烟经过烟气净化装置并正常开启运行,清洗及时、保证油烟达标排放;优化加油站布置,使之尽量远离周围环境敏感点,加油站需配备油气回收装置。

  (2)水环境

  合理安排水域施工的作业时间和施工方式,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建议在距城区、乡镇较近的施工点,施工人员以租借当地居民闲置房屋为主,生活污水排入既有排水系统;离居民区较远、需自建施工营地的施工点,评价建议自建旱厕,并加强管理,定期清淘,由环卫人员及时运送至环保部门指定场所,或者积肥。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及废油的收集,车辆、机械冲洗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回用于车辆机械的冲洗。不得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营地,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或者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尽量远离沿线水体设置灰土拌和场、物料堆场,在敏感水体的保护区范围以外设置施工营造区等临时工程。

  跨越饮用水源、水产养殖及水生动物保护区水源的桥梁,应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将排水应引出该区域,并设置污染过滤、沉淀设施。服务区、收费站等生活污水集中产生地应设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将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

  (4)声环境

  施工期采取低噪声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区域,施工区域与沿线居民点之间设置2m高度的实心围挡遮挡施工噪声,避免夜间(22:00-6:00)施工。

  针对高速公路网项目超标情况,从工程设计阶段考虑采用具有降噪性能的沥青路面。针对超标敏感点采取降噪林、隔声窗、声屏障的降噪措施。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使得满足敏感点运营期声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

  建议高速公路网项目噪声控制距离为公路边界线外200m,沿线政府或规划建设部门应严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新建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若上述范围内需新建噪声敏感建筑的,噪声敏感建筑的建设单位应负责采取环境噪声污染控制设施,防止噪声对敏感建筑产生影响。

  (5)生态环境

  本次规划直接影响到的生态敏感区类型主要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及早介入,明确其与保护区的关系,避绕核心区和缓冲区(一级管控区),尽量避让实验区(二级管控区)。

  如实在无法避让实验区(二级管控区),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加强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将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采用合适的公路标准和路基形式,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对原有地貌的破坏;在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内及迁徙路径内设置通道,对穿越生态敏感区路段两侧设置声屏障,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证其生境不会遭到破坏;施工前对占地范围内树木进行移栽,项目结束后在线路两侧或附近区域进行绿化恢复。

  公路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选择可能会造成较大规模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公路设计方案;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应详细调查设计公路沿线森林等重要生态组分,设计路线尽量避免或减少穿越森林地区:若公路线路不得不穿越森林或野生动物活动场所,设计中应对施工后的恢复工作做出明确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环评提出的相关保护措施。同时在具体项目建设阶段做好详细的现场踏勘,在项目环评阶段建议列专章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

  项目设计阶段根据水利部相关要求编制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使水土保持工作与开发建设同步进行,落实好水土保持设施。高速公路的补偿主要为绿化补偿措施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方案及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的前提下,规划实施对环境质量及敏感目标影响不显著,且环境风险发生概率较低,无其他重大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总体上,在对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完成与环保、渔业、水利和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充分协调,同时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方案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角度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0)基本可行。

  六、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1)公众了解该项目信息的渠道;

  (2)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是否满意;

  (3)在本项目施工期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4)在本项目运营期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5)从环保角度考虑,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持何种态度;

  (6)公众对本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其他建议和要求。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参与提出意见方式包括信函、电话、传真。提倡意见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以示负责,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1)建设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单位地址:南京市升州路16号

  联系电话:025-52853308

  环评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邮编:210014

  联系人:黄工

  电话:025-88018888-7309

  传真:025-84405744

  邮箱:10484926@qq.com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附件。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7月18日

 

  对于本项目如有意见和建议也可拨打江苏环保公众网服务电话:025-58527307,或将意见和建议发至邮箱hpgs@jshb.gov.cn,江苏环保公众网将会将您的意见收集整理后及时反馈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评简本.pdf
图 江苏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案图.pdf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