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常州至宜兴高速公路一期工程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无锡市宜兴市。
施工图路线起自常州西绕城高速武进高新区枢纽,经武进开发区预留走廊,与湖滨路(S262)设置南夏墅互通,向南跨越太滆运河、南环线,在袁家塘东侧跨越锡溧漕河,在和桥镇与杨宜公路(X203)交叉设置和桥互通,避开花园村、毛墅村,先后跨越X203、新长铁路,经圩田村东侧向南继续布线,在陆圩村以西与锡宜高速交叉设置万石枢纽。施工图路线全长17.718km,其中常州段13.780km、无锡段3.938km。
沿线主要控制点有:武进高新区枢纽(起点)、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锡溧漕河、新长铁路、锡宜高速公路。
本项目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与苏锡常高速公路共线段推荐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42m,其余路段推荐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4.5m,全线设计车速V=120m/h。全线共布设互通式立交5处,分离式立交6处,主线设置桥梁11座,长度9209.8m,通道48道,涵洞39道,设置2处收费站,工程总投资379961.5万元。
二、区域环境概况
(1)大气环境
根据监测结果,监测点NO2小时均值,NO2、PM10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2)地表水环境
根据监测结果,太滆运河和漕桥河除SS略有超标外,其余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
(3)声环境
根据监测结果,除八房村外,各敏感点监测点位处的监测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的声功能区标准。说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现有噪声源(包括村庄社会生活噪声和地方道路交通噪声)未对各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造成显著不利影响。八房村4a类区的监测声级昼间超标4.4 dB(A),夜间最大超标9.7dB(A);八房村2类区的监测声级昼间超标0.1dB(A),夜间最大超标3.5dB(A),超标原因主要是受锡宜高速的影响。
(4)生态环境
本项目不涉及江苏省生态红线,本项目沿线未见有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域,植物主要是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动物和鱼类主要是常见种类。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沿线周边的天然植物大多数被人工植物代替,项目沿线未见挂牌名木古树。
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以耕地为主。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大气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的扬尘污染和沥青摊铺时的烟气污染,将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采取合理设置物料堆场,设置施工围挡,施工现场洒水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扬尘和沥青烟气对敏感点的影响。类比结果表明,本项目运营期距路肩50m处NO2浓度均没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2)水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当地农田肥田;运营期路桥面径流由公路排水系统收集后集中排入沿线非敏感水体,收费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收集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综上所述,本项目对水环境及太湖保护区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
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模式预测可知,营运的不同时期多数敏感点噪声值超出相应的标准限值,声环境功能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的要求,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生态环境
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造成农业减产、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本项目占地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规定中平原微丘区的用地指标要求,不会对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产生明显影响;工程占地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程度较小。随着排水设施和边坡防护工程的完善,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状况将大大改善。
四、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物料堆场封闭,施工场地定时洒水抑尘。
(2)水环境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排入地表水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肥田,不外排;
运营期路桥面径流由公路排水系统收集后集中排入沿线非敏感水体,太滆运河大桥、漕桥河特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收费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收集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4)声环境
施工期采取低噪声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区域,禁止夜间高噪声施工;对运营期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
(5)生态环境
施工期:对地表上层高肥力土壤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周边设置隔挡或遮盖设施;施工完毕后及时对工程临时用地进行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草地、灌木丛的损坏;设置泥水沉淀池和土工布围栏以及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设施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对路基及时采取播种草籽等多种防护措施;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树种苗木,确保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和质量。
运营期:定向营造以乔木、灌木为主体的多结构层次植物群落,配备专业人员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常州至宜兴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重新报批)建设符合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规划环评和审查意见、常州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宜兴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交通规划要求,符合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武进高新区和沿线镇区规划等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其建成通车将有利于缓解当地交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控,项目建成后沿线的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在严格实施环保对策措施的条件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公示时间
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七、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了解该项目信息的渠道;
2.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是否满意;
3.在本项目施工期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4.在本项目运营期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5.从环保角度考虑,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持何种态度;
6.公众对本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其他建议和要求。
(2)意见提交具体形式
公众参与提出意见方式包括信函、电话、传真。提倡意见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以示负责,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八、报告书简本索取方式
建设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69号江苏交通大厦18-24层(邮编:210001)
联系电话:025- 84463690
环评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紫云大道9号
邮编:210005
联系电话:025-88018888-7309
联系人:黄峰
E-mail:huanjingsuo2012@163.com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6月9日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附件。
江苏环保公众网联系电话:025-5852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