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环评公示 返回首页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 2017-05-05   [字号: ]   [关闭窗口]

  

   一、规划概述

  规划名称: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规划范围:东面以东金虞路沿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东侧厂界折向长江堤岸,至崔浦塘到福山闸为界,南面以沙槽河为界(局部海丰路),西面以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常熟新特化工有限公司厂界沿福山塘往西折向芦福河为界,北面与张家港交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优化发展氟化工行业、重点发展高新生物医药行业、适度发展精细化工行业。

  产业布局:原工业区开发相对成熟,少量空闲地主要引入氟化工与精细化工项目;北扩展区主要引入氟化工等化工项目;南扩展区(即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仅限于引进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项目。

  规划期限:2013~2030年。

  二、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除G5点非甲烷总烃有一次监测值超标外,各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基本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要求,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L2(福山塘)断面石油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超标;其余断面水质均达标,地表水水质现状较好。

  (3)地下水环境:园区所在区域地下水各项指标基本满足III类地下水要求,区域地下水质量现状良好。

  (4)声环境:各噪声测点昼夜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状况良好。

  (5)土壤环境:评价区域内监测因子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6)底泥环境:园区污水厂排口附近底泥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现状质量较好。

  三、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1)大气环境:园区废气预测因子最大落地浓度点处、各环境保护目标处污染物预测值(贡献值+背景值)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规划园区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浓度贡献,但增量及污染物浓度叠加值均低于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因此不会改变周边大气环境功能。

  (2)地表水环境:园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水排放规划理念为“一企一管、明管排放、分区收集、统一监管”。规划在园区内建设5个废水集中监控调节池,企业废水预处理达标后经专用明管输送至废水集中监控调节池,经调节池总管再排至污水处理厂。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尾水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园区污水排放对走马塘和长江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3)声环境:园区噪声环境主要受交通噪声影响,随着园区运输量的增大,交通噪声影响将进一步加大,但在落实报告书关于交通噪声的各项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功能区要求。

  (4)地下水环境:污水处理池泄漏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为了保护地下水环境,需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设。洗罐废水、泵棚等处地面冲洗废水、储罐喷淋水、厂区初期雨水等下渗同样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其污染形式与污水处理池泄露对地下水污染一样,因此亦需加强这些设施及其周边防渗。深层地下水受到项目下渗污水污染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5)土壤环境:园区在正常情况下对土壤环境基本无影响。只有当区内企业所使用的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发生泄漏的情况下对泄漏点附近的土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一般对周边的表层土壤影响很小。

  (6)生态环境:园区规划实施后,园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大气调节、食物供应、水土保持等各单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均呈现递减的趋势。园区西侧、北侧、南侧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农作物,园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园区污水排放口已实施迁移工程,污水经走马塘排入长江干流,远离生态红线区域,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8)环境风险:园区各企业主要风险事故的类型有是毒物泄漏,根据风险预测分析,最大可信事故发烟硫酸泄漏事故的风险值远小于化工行业风险值,园区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可以接受。

  四、规划相符性分析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位于长三角沿江产业带,园区选址、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发展导向与《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订、《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等区域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相符合。园区规划在规划环评指导下调整后(见2.8节),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8-2020)》等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规划。

  五、规划环境影响对策和减缓措施

  (1)环境影响预防对策和措施

  建立建全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园区环保管理制度体系,建议园区根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结合本园区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制定适合本园区发展的“环保管理办法”。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定期向社会发布各项环境相关信息。加强在线监控中心建设,完善集污染源监控、工况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和图像、视频监控于一体的园区数字化在线监控中心。推行ISO14000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督促所有企业逐步通过ISO14000体系的认证,加大化工废弃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

  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完善园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职能机构,加强园区环境风险事故预警中心建设,规范进区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构建专业有效的风险监测与监控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深化开展园区环境风险评估,完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与物资储备,提升园区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2)环境影响最小化对策和措施

  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鼓励海虞热电调整燃料结构,采用清洁能源作为燃料。严格入区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加快产业升级。强化园区环境监管,严控防护距离,园区开发边界与居住区之间设置不少于500米宽的隔离带,并适当设有绿化带。强化常规污染物、氟化物、恶臭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确保达标排放。

  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实施“一企一管”废水收排方式,企业废水经“一企一管”的专用明管排至污水集中收集池后,经收集池总管再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加强污水厂管理,强化污水二次污染防控。加快推进园区生态湿地中心的建设进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特征污染物控制,控制废水中氟化物总量,保护望虞河清水通道水质。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源头控制实现废物减量化。建立固废交换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固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强化危险废物贮存、转移管理,园区危险废物依托江苏康博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和光大环保(苏州)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确保危废无害化。

  强化污染措施管理和落实,从源头控制地下水污染,设置覆盖整个园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建立地下水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

  (3)生态建设与补偿措施

  加强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区内厂界周边和园区新建道路两侧适当设置绿化隔离带。充分考虑树种生态功能,优化绿化配置。加强周边农田、茶场生态补偿,加强周边农田、茶场的环境空气、土壤和农作物中氟化物的跟踪监测,并制定补偿或补贴政策。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前须控制产业规模,开展排污口附近水域水生生态及渔业资源跟踪监测,并采取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等生态保护措施。

  六、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地处常熟沿江产业带,周边拥有国家一类口岸和良好的现状产业基础;随着园区长江滩地的冲积成熟,园区产业快速发展,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日本大金、比利时苏威等国际氟化工巨头及上海三爱富等国内领军企业纷纷落户园区。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建设,推动常熟市转型升级步伐,园区在原工业区的基础上分别向北、向南扩展,优化发展氟化工行业,重点发展高新生物医药行业,适度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备、环境管理基本规范。园区企业实现污水接管集中处理,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企业无自建燃煤锅炉,园区危废监控平台完善,危废存放、运输、处置等过程符合规范要求。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基本良好,拥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规划产业实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限,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建议措施的前提下,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选址总体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等规划文件的要求;园区产业布局、发展目标、定位及产业规划与《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2009-2020)》、《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等规划一致;规划产业符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各产业规划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创建臭氧层友好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园区废水经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沿海宁路排入走马塘南岸常青河东侧经7公里河道排入长江达标排放,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

  在严格执行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准入条件,优化园区内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删选入区项目、严格控制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落实规划调整建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应急措施、生态保护措施以及周边用地控制性建议的前提下,园区依据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规划的实施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为使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特此公告征询社会各界对《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征询内容如下:

  (1)公众对该规划的主要态度,持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如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

  (2)认为规划实施所在地现有的主要环境问题;

  (3)规划实施对当地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开发区布局是否合理等;

  (4)规划主要的环境影响及希望以何种方式减缓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

  (5)其他建议和要求等。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详细联系方式。

  八、公众意见反馈方式

  请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与委托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发表您对该规划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请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1. 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谢局

  联系电话:0512-52620375

  联系邮箱:81330783@qq.com 

  联系地址:常熟市海虞镇盛虞大道1号

  2.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规划环评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

  联系人:祁工

  联系电话:025-83686096-8042

  联系邮箱:cqi@njuae.cn 

  九、公示时间

  本公示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附件。

  

   江苏环保公众网联系电话:025-58527307。

简本-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规划环评.pdf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