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返回首页
声呐“神耳”探水下 南通通州暗管排查实现精准突破
发布时间: 2025-11-21   [字号: ]   [关闭窗口]

  

  

 

  “嘀嘀——嘀嘀——”高频声呐信号穿透水体,屏幕上迅速勾勒出蜿蜒银色轨迹。“这片草丛后发现有8.62米长管线与周边管网无连接,是隐蔽暗管!”溯源人员轻点屏幕,地下“隐形”管线精准位置即刻清晰呈现。这是近日南通市通州区竖石河暗管排查现场,声呐技术显神通的生动一幕。

  

 

 

 

 

  以往水质溯源常陷“看得见难查透”困境,深埋水下、走向复杂的暗管更是治理盲区。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创新采用无人船搭载侧扫声呐技术,通过声波发射与回波接收,实时生成水下高精度图像——宛如给河道装上“灵敏神耳”,同步传输数据、绘制河道“CT影像”,精准捕捉管线轮廓、材质及埋藏深度,破解传统排查难题。

  

 

  10月,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委托专业团队对竖石河开展排查,覆盖河段总长约5.31公里。作业中,SL40暗管探测无人船搭配Shark-U系列定制侧扫声呐构建高效体系,溯源人员严控航速≤1m/s保障精度,水下图像实时传至地面基站,对疑似点位反复探查、后期详析,最终精准锁定水下暗管21处、明排6处,彻底摸清排污口底数。“以前靠经验猜、人工挖,耗时费力还易漏,现在声呐让地下情况一目了然,整改靶向性拉满!”溯源负责人感慨。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迭代“格子排查法”“溯源明责四步法”,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健全三级责任体系,拧紧溯源排查“责任链”。此次无人船声呐应用,更实现从“水面巡查”到“水下探秘”的跨越,为治污提供硬核支撑。

  下一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将联合住建等部门,建立“问题清单—整改落实—复核销号”闭环机制,推进精准截污、管网修复与生态修复,健全长效巡查与“回头看”机制,严防污染反弹。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