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返回首页
千亩光伏板下,藏着两本共赢“账本”
发布时间: 2025-11-03   [字号: ]   [关闭窗口]

  

  “这片750亩的区域就是我们即将竣工的‘茶光互补’项目,预计年底就能并网发电,项目投产后,除了每年有稳定的土地租金外,后期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创造条件。”镇江丹阳市司徒镇屯甸村党委书记毛锁龙指着一大片青翠的茶园介绍说。


  

 

  近年来,司徒镇的土地正悄然经历一场“阳光革命”。昔日单一的传统种植、养殖水域,如今被一排排整齐划一、蔚为壮观的光伏板阵列覆盖。在这片“海”之下,藏着司徒镇精心核算的两本账——一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账”,另一本则是关乎长远发展的“生态账”。


  

   

  “茶光互补”:板下生“金”,叶上吐“绿”


  屯甸村位于低山丘陵农业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作为茶叶的优产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政策环境下,屯甸村与新能源企业三峡丹阳公用发电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出“茶光互补”模式。

  “可别小看了这些‘板下茶’,光伏板不是全盖住的,它们经过科学计算的高度和间距设计,能有效过滤部分强光直射。优质茶叶喜欢这种柔和的漫射光。”三峡丹阳公用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部经理胡进介绍,“茶光互补”模式是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茶叶种植和节能减排两不误。


  

 

  一“遮”一“挡”,探出了经济效益的新空间。

  “‘板下茶’因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茶叶持嫩性更好,氨基酸含量更高,品质普遍优于常规茶园。预计盛产期,仅茶叶一项,亩均产值就能突破8000元。”毛锁龙算了一笔账:一方面,仅光伏板的“租金”便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另一方面,屯甸村积极引进军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茶园进行管理运营,推动村企“联姻”新模式,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加15万元的经济收入。

  “光伏板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得茶园内的空气湿度更适宜茶树生长;同时,还能为昆虫、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形成了独特的‘板下生态微系统’。”胡进说,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4万吨。

   

  “渔光互补”:水上“发电”,水下“养鱼”


  如果说“茶光互补”是向空间要效益,那么“渔光互补”则是向水面要潜力。在司徒镇丁庄村,760亩的鱼塘水面被划分成多个区域,一片片蔚蓝色“光电海洋”随波光跃动,将水面变成收集阳光、输送电力的“能量方阵”。


  

 

  “渔光互补”的亮点在于一体两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让一片水域既能产清洁能源,又能育生态水产,真正实现“1+1>2”的综合效益。

  “适度的遮光有效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改善了水质,减少了渔药使用,使得水产品更绿色、更安全,市场竞争力更强。”胡进说,光伏发电还可以就近用于养殖区的增氧机、水泵等设备,降低了外购电成本,甚至在电网断电时能作为应急电源,保障养殖安全。

  

 

  司徒镇的千亩光伏项目,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一本“经济账”,融入了生态元素;而“生态账”上,也闪烁着经济效益。这两本账,最终汇成了一本可持续发展的“大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一份关于未来农业与绿色发展的答卷。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