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返回首页
好水养好蟹,好生态才是“金饭碗”
发布时间: 2025-05-13   [字号: ]   [关闭窗口]

  

  在江苏宜兴高塍镇,有一片占地2200多亩的河蟹养殖基地——鹏鹞生态园(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这也是宜兴市首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曾经,和许多传统鱼塘一样,这里尾水乱排、池塘老化、水质变差,不仅影响养殖效益,还对周边环境造成压力。如今,通过一场“绿色改造”,蟹塘焕然一新,成了生态养殖样板。


  

  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后的连片蟹塘


  改造从最基础的池塘修整开始。工人们清理了淤积多年的塘泥,用松木桩加固了3.9公里的塘埂,既防止塌方又为水草和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空间。新铺设的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分开设计,避免了养殖尾水和干净水源“串味”。鱼塘旁还建起了一片234亩的“生态净化区”,相当于给污水建了“自然疗养院”——尾水先流进种满伊乐藻、苦草的生态沟渠,再经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层层净化,最后变成清澈的Ⅲ类水重新流回池塘。这种“三池两坝一湿地”的尾水处理模式,促进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实现了“废水变活水”的循环利用。


  

  “三池两坝”净水工艺


  为让养殖更智能化,园区里还装上了水质监测系统,如“体检仪”一般24小时盯着水中的氧气、酸碱度,数据直接传到手机,养殖户点点屏幕就能调水增氧。路也修宽了,3公里多的水泥路通到每个塘口,晚上太阳能路灯一亮,运送饲料、成蟹的货车再也不用摸黑颠簸。这些改变让养蟹变得更轻松:以前亩产100多斤,现在能多收30斤,一年算下来每亩多赚3000多元。

  

  蟹塘生态净化区


  不止如此,净化区里种的水草能吸收水中氮磷,每年少排20吨污染物,附近滆湖的水质也变好了。镇里还成立了水产协会,养殖户一起出钱维护新设施。未来,还要和新建的虾蟹产业园联动,发展加工、旅游,让“养螃蟹”延长产业链。

  如今的高塍镇,正把鹏鹞生态园的经验推广到全镇1.2万亩鱼塘。用当地人的话说:“好水养好蟹,好生态才是‘金饭碗’。”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