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返回首页
科技加持,探索大气溯源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2-07   [字号: ]   [关闭窗口]

  

  2024年,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加大高新技术设备与数字模型创新融合应用力度,在大气监测溯源与预测预报领域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补强治理薄弱点,主动开展非道路机械溯源


  移动源整治一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方向,非道路移动源治理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常州市2024年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显示,移动源为第二大源,贡献占比20.9%,其中非道路移动源贡献占3.4%,较2022年、2023年分别上升0.8和0.2个百分点。

  

 

  为助力从源头压降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率先对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管理使用和污染排放现状开展专项调查,并客观评估污染贡献量以及企业内部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替换后的污染削减量,为全市移动源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提升治理精准度,创新开展颗粒物实时溯源


  为进一步提升颗粒物污染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推进监测溯源降本提质增效,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基于引进的监测颗粒物粒径光散射传感器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选定非负矩阵分解技术(NMF)开展源解析工作,探索用较低成本实现不同点位的PM2.5污染实时溯源,推动传感器设备源解析方法与传统源解析手段形成优势互补。

  

 

  该方法具备“出数快”“成本低”“国产化”“体积小”等多种优势,能够为现场污染溯源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依据,成功实现从监测“数据”到“智慧AI”运用的转型。

  


  提高治理预见性,积极构建AI预警预报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常州环境监测中心自主开发了基于XGBoost模型的人工智能预报方法,融合到现有空气质量平台,成功开展业务化运用,形成全市国省控站点的PM2.5和O3污染的72h的逐小时动态更新的预报能力,在实现空气质量异常情况自动报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污染过程精细化预警效果,做到可根据污染过程演变、气象条件变化等动态调整预报参数,让预测预报更加精准智能。

  

 

  从业务化运行情况看,新的预报平台AQI等级预报准确率提升至百分之百,且预报误差平均控制在5%以内,PM2.5的24h预报值与实测值偏差由0.9微克/立方米缩小至0.1微克/立方米,对局地污染影响为主的O3和PM2.5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可达0.9和0.8以上。

  

 

  下一步,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将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核心任务,系统谋划“十五五”中心监测事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监测体系、推进监测数智化转型。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